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规格:工商管理本科(专科起点),二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学位目标:管理学学士学位。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工商管理专业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专业拓展课、实践课。

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1.工商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5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9学分。
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西方经济学(本)、英语II(1)(2)。
2.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1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8学分。
统设必修课:组织行为学、金融学、企业战略管理。
3.工商管理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9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31学分。
统设必修课:公司概论、流通概论、成本管理、小企业管理、管理案例分析。
4.工商管理专业通识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通识课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该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
5.工商管理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8学分。
6.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
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统设必修,共8学分,该环节不得免修。
7.补修课
工商管理专业需补修的课程是: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共12学分。
8.工商管理专业统设必修课严格执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课程学分标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
9.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10.工商管理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开放教育各专业所有统设必修课程首次开设后均实行全年滚动开设。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规则
工商管理专业各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依次是:
工商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模块:15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模块:14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课:21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通识课:2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拓展课:4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8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补修课:12学分
工商管理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1+12学分),各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之和为45学分,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64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64+12学分),不足部分在本专业任意模块中选择课程达到毕业总学分。
五、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说明
1.宏微观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弹性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资源投入的应用,资本市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互补,国民经济的流转与均衡,国民消费与投资,政府收支与国际收支,国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选择,社会福利的基本原理,商品的外部性。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经济数学等
2.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产生与发展及其研究方法,有关人性的假设,人的行为分析,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知觉与行为,价值观、态度与行为,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激励概述,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的应用,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冲突,领导的概念与领导的作用,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信息沟通,组织的概念与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内容和过程,工作生活质量,组织文化。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3.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人力资源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树立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观念。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职位分类与定员工作、人力资源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流动、员工教育与人员流动、人力资源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评价。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4.小企业管理 (原中小企业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小企业及企业家的特征;如何寻找创业机会(包括创建或收购企业的机会、建立分支机构的机会、开办家庭企业的机会);新企业计划(包括新企业计划的作用、创造竞争优势、分析市场形成市场营销计划、选择经营场所和设备、编制财务报表、确定资金需求、寻找资金来源)等内容。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5.成本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一学期开设。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体系、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分析和审计等。
先修课程: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
6.企业战略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战略管理概述;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战略方案的选择、制定与实施;战略控制等。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7.流通概论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品流通的基本形态和物流的组织与管理基本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商品流通概述、零售商业的管理、批发商业的管理、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商品流通政策等。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
8.企业信息管理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为使学生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及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等。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基础等。
9.国际企业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从事跨国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国际企业管理总论,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国际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国际企业的投资方式和策略,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国际企业的生产管理,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国际企业的风险管理,国际企业文化管理,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等。
10.资本经营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资本运作的一般知识和操作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资本经营战略,资本经营的中介,企业兼并,企业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品牌战略等。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中小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